一种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的制作方法_发电厂_南宫NG相信品牌的力量_南宫娱乐集团
南宫NG相信品牌的力量一线品牌水处理树脂指定供应商

原厂直供、假一赔百、品牌代理、正品保障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755-23192914
南宫NG相信品牌的力量:一种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04 02:27:35 | 来源:南宫NG相信品牌的力量

  1.本实用新型属于磨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

  2.摆式磨粉机又称悬辊磨或雷蒙磨,是一种“环-辊”碾磨结合气流筛选、气力输送形 式的制粉设备。磨粉机在工作工程中,磨辊的表面的经过不断撞击和碾磨,极易受到磨损。而为了确认和保证对磨辊固定在磨粉机上的效果,多采用直接将磨辊焊接或通过多组螺丝贯穿对其固定轴承上,在对磨辊更换拆卸时,操作极为不便,而且磨辊在对产品碾磨时由于碾磨产生的粉末会黏附在磨辊上,极易造成磨辊碾磨效果不佳,降低对工件碾磨效果。

  3.所以,现存技术中,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碾磨金属的粉末粘接在磨辊表面,公告号为“cn205164811u”的一种塑料磨粉机的磨辊结构,包括金属基体,金属基体上依次成型有石墨散热膜以及金属磨砂层,且在金属磨砂层表面呈均匀成型有一层氧化锆颗粒层,另外,在金属磨砂层上均匀排布有若干菱形耐磨陶瓷片,菱形耐磨陶瓷片成型在金属磨砂层中,上表面高出氧化锆颗粒层3-5mm,而下表面与石墨散热膜贴合。

  4.对于上述该塑料磨粉机的磨辊结构,虽然通过菱形耐磨陶瓷片成型在金属磨砂层中并在其上表面高出氧化锆颗粒层3-5mm,但是在磨辊对金属碾磨工艺流程中,高出金属磨砂层的菱形耐磨陶瓷片对金属碾磨后其表面凸出位置依然存在对碾磨的粉末堆积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一种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包括磨辊主体以及设于磨辊主体两端的连接结构,所述磨辊主体包括主轴基体、套设于主轴基体外部的金属外圈以及外壁分布有碾磨凸起的金属磨砂层,所述金属外圈内壁上均布的若干鳍型导热金属片与主轴基体之间形成有进风空间,所述金属磨砂层和金属外圈之间贯穿有与进风空间相接通的通孔;

  8.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磨辊主体左右两端的连接部呈左右对接的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所述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的内壁中部的定位柱嵌入连接部上下两端的定位槽内,所述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上下两端的对接板上贯穿锁紧螺栓。

  10.鳍型导热金属片呈鳍型在金属外圈和主轴基体之间支撑散热,具有在磨辊主体对产品碾磨加工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降低金属外圈和金属磨砂层因碾磨产生热量而产生的磨损率。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上分别设有带有可拆密封垫的进气口和设有可拆单向出气阀的出气孔。

  12.根据磨辊主体对产品碾磨要选择是否通过可拆密封垫和可拆单向出气阀对进气口和出气孔封闭,在不封闭进气口和出气孔时,随着磨辊主体转动对产品碾磨,金属外圈通过鳍型导热金属片形成的进风空间随着旋转产生气流,用于对磨辊主体内部配合散热的同时,能够最终靠气流由内向外对通孔贯穿,以此来降低碾磨产品的粉末粘附在磨辊主体外壁上频率。

  13.进一步的,所述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外侧的定位板上对接形成有外圈,所述外圈内套装有连接轴承且外圈的上下两端通过贯穿的螺栓与连接轴承固定。

  14.通过外圈上的连接轴承与磨粉机上的固定连接,使得通过锁紧螺栓对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与磨辊主体左右两端的连接部拆卸的同时,直接对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拆卸,实现快速对磨辊主体更换的同时对磨辊主体与磨粉机拆卸。

  15.进一步的,所述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的内壁通过防滑橡胶垫与连接部外壁贴合。

  16.防滑橡胶垫用于对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与磨辊主体左右两端的连接部防滑固定,保持左半轴承有右半轴承通过磨粉机的驱动组件对磨辊主体带动转动的稳定。

  18.在定位柱通过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的对接插入定位槽时,锥形的限位胶柱随之插入定位槽内,对定位柱与定位槽之间涨紧,保持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通过定位柱的配合与金属外圈牢固贴合。

  20.1、该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在磨辊主体内部通过主轴基体与金属外圈之间设置鳍型导热金属片,通过鳍型导热金属片配合鳍型导热金属片在主轴基体与金属外圈之间形成的进风空间内,对金属外圈外壁设置的金属磨砂层碾磨产品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避免金属磨砂层因散热不及时导致磨损;

  21.2、金属外圈、金属磨砂层与进风空间之间相接通设置通孔,通过通孔对进风空间内产生的气流由内向外输出,用于通过通孔的向外出风对金属磨砂层表面碾磨产品产生堆积的粉末垂落,并在需要时通过进气口向进风空间内输入大量风力用于对通孔内的粉末吹出清理,降低碾磨粉末堆积在金属磨砂层表面降低碾磨效果的问题发生;

  22.3.磨辊主体左右两端设置由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对接的连接结构,通过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对接在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左半轴承、右半轴承内侧的定位柱插入连接部上的定位槽内,对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与连接部连接的位置限定,通过左半轴承和右半轴承的对接用于对磨辊主体固定在磨粉机上,并在磨粉机驱动组件对磨辊主体驱动时磨辊主体产生转动。

  26.图中:1、磨辊主体;2、限位胶柱;3、主轴基体;4、金属外圈;5、碾磨凸起;6、金属磨砂层;7、鳍型导热金属片;8、进风空间;9、通孔;10、左半轴承;11、右半轴承;12、定位柱;13、定位槽;14、锁紧螺栓;15、对接板;16、连接部;17、可拆密封垫;18、进气口;19、可拆单向出

  气阀;20、出气孔;21、定位板;22、外圈;23、连接轴承;24、螺栓;25、防滑橡胶垫。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包括磨辊主体1以及设于磨辊主体1两端的连接结构,磨辊主体1包括主轴基体3、套设于主轴基体3外部的金属外圈4以及外壁分布有碾磨凸起5的金属磨砂层6,金属外圈4内壁上均布的若干鳍型导热金属片7与主轴基体3之间形成有进风空间8,金属磨砂层6和金属外圈4之间贯穿有与进风空间8相接通的通孔9;

  29.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磨辊主体1左右两端的连接部16呈左右对接的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的内壁通过防滑橡胶垫25与连接部16外壁贴合。防滑橡胶垫25用于对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与磨辊主体1左右两端的连接部16防滑固定,保持左半轴承10与右半轴承11通过磨粉机的驱动组件对磨辊主体1带动转动的稳定;

  30.两个连接部16上分别设有带有可拆密封垫17的进气口18和设有可拆单向出气阀19的出气孔20。根据磨辊主体1对产品碾磨要选择是否通过可拆密封垫17和可拆单向出气阀19对进气口18和出气孔20封闭,在不封闭进气口18和出气孔20时,随着磨辊主体1转动对产品碾磨,金属外圈4通过鳍型导热金属片7形成的进风空间8随着旋转产生气流,用于对磨辊主体1内部配合散热的同时,能够最终靠气流由内向外对通孔9贯穿,以此来降低碾磨产品的粉末粘附在磨辊主体1外壁上频率;

  31.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的内壁中部的定位柱12嵌入连接部16上下两端的定位槽13内,定位柱12外壁的限位胶柱2呈锥形涨紧设于定位槽13内。在定位柱12通过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的对接插入定位槽13时,锥形的限位胶柱2随之插入定位槽13内,对定位柱12与定位槽13之间涨紧,保持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通过定位柱12的配合与金属外圈4牢固贴合。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上下两端的对接板15上贯穿锁紧螺栓14。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外侧的定位板21上对接形成有外圈22,外圈22内套装有连接轴承23且外圈22的上下两端通过贯穿的螺栓24与连接轴承23固定。外圈22上的连接轴承23与磨粉机上的固定连接,使得通过锁紧螺栓14对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与磨辊主体1左右两端的连接部16拆卸的同时,直接对固定连接轴承23的外圈22拆卸,实现快速对磨辊主体1更换的同时对磨辊主体1与磨粉机拆卸。

  32.鳍型导热金属片7设于金属外圈4和主轴基体3之间。鳍型导热金属片7呈鳍型在金属外圈4和主轴基体3之间支撑散热,具有在磨辊主体1对产品碾磨加工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降低金属外圈4和金属磨砂层6因碾磨产生热量而产生的磨损率。

  33.该便于拆修清理的摆式磨粉机磨辊结构,磨辊主体1内部通过主轴基体3与金属外圈4之间设置鳍型导热金属片7,通过鳍型导热金属片7在主轴基体3与金属外圈4之间形成的进风空间8内,对金属外圈4外壁设置的金属磨砂层6碾磨产品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避免金属磨砂层6因散热不及时导致磨损;

  34.金属外圈4、金属磨砂层6与进风空间8之间相接通设置通孔9,通过通孔9对进风空间8内产生的气流由内向外输出,用于通过通孔9的向外出风对金属磨砂层6表面碾磨产品产生堆积的粉末垂落,并在需要时通过进气口18向进风空间8内输入大量风力用于对通孔9内的粉末吹出清理,降低碾磨粉末堆积在金属磨砂层6表面降低碾磨效果的问题发生;

  35.磨辊主体1左右两端设置由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对接的连接结构,通过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对接在连接部16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左半轴承10、右半轴承11内侧的定位柱12插入连接部16上的定位槽13内,对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与连接部16连接的位置限定,通过左半轴承10和右半轴承11的对接用于对磨辊主体1固定在磨粉机上,并在磨粉机驱动组件对磨辊主体1驱动时磨辊主体1产生转动。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做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

相关产品